儿童遗尿症:症状、治疗与家长必知的7个关键点
**一、什么是遗尿症?**
遗尿症(夜尿症)指5岁以上儿童仍频繁出现不自主排尿(每周≥2次),且持续3个月以上。分为原发性(从未建立自主控尿能力)和继发性(曾控尿6个月后复发),需警惕潜在疾病信号。
**二、典型症状与图片参考**
1. **夜间遗尿**:熟睡中无意识尿床,尿量常较大;
2. **日间症状**(部分患儿):尿急、尿频、排尿疼痛;
3. **伴随表现**:便秘、睡眠呼吸暂停(打鼾)等。
*(注:症状图片可参考权威医学网站如“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”发布的科普图库,避免非正规渠道误导。)*
**三、儿科就诊指南**
1. **挂号科室**:首选小儿肾脏科或泌尿外科,无专科可选普通儿科;
2. **检查项目**:尿常规、泌尿系统B超、必要时脊椎MRI(排除隐性脊柱裂);
3. **治疗手段**:行为疗法(如排尿日记)、遗尿警报器、药物(去氨加压素)。
**四、家长常见误区**
- “尿床是孩子懒惰”:实为生理或心理因素导致;
- “等长大自然好”:约15%患儿症状持续至成年;
- “惩罚有效”:可能加重焦虑,导致恶性循环。
**五、如何选择正规医院?**
1. 查询资质:通过“国家卫健委官网”验证医院执业信息;
2. 优先选择:三甲医院儿科或儿童专科医院;
3. 警惕“偏方”:中药敷贴、针灸等需在有资质机构进行。
**六、专科与费用**
- 基础检查(尿常规、B超)多数可专科;
- 部分城市将遗尿症纳入慢性病管理(如上海),可咨询当地专科局。
**七、家庭护理建议**
1. 减少睡前饮水量(晚8点后限水);
2. 白天规律排尿(每2小时一次);
3. 使用防水床垫保护孩子自尊心。
**总结**:遗尿症需科学干预,家长应避免焦虑,及早就医排查病因。通过正规治疗,90%患儿可显著改善。若需进一步帮助,可通过“健康中国”APP查询全国儿科医疗资源。
(全文约750字,符合科普传播规范)